车主适当收取相关费用,乘车人则免去到车站坐车的麻烦。然而,看似两全其美的事,背后却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近日
新疆霍城县人民法院
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董某、王某均为霍城县某学校教师,两人的家都在伊宁市。2020年12月6日,董某搭乘王某的小型轿车上班,车辆行驶至霍城县国道218线76km+400m处时,因雪天路滑,王某操作不当,车辆撞向路边一棵大树,事故造成董某受伤、王某车辆受损。事后,霍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王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董某不承担责任。
后经医院诊断,董某系创伤性休克,颈6椎体骨折伴截瘫,寰区关节半脱位,左侧额部皮肤裂伤,代谢性酸中毒,脑挫裂伤,胸2、3棘突骨折,肋骨骨折。
经司法鉴定所鉴定,她的伤残程度为一级伤残,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脊髓损伤之护理依赖程度为完全护理依赖。
4月13日
董某将王某诉至霍城县法院
请求王某赔偿
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
精神抚慰金等各项损失
共计308万元
霍城县法院民事审判庭于4月21日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庭审中王某辩称,他非常同情董某的遭遇,但董某是无偿搭乘,应当减轻赔偿责任。
而且,霍城县社保局认定董某为工伤,其先后也获得医疗补助、教育系统捐款等75万余元,请求适用“填平原则”扣减其医疗费、护理费等赔偿费用。
法院审理后认为,该案中,王某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依法应对董某的合理损失承担过错赔偿责任。
从之前两次王某向董某收取车费的转账记录可以看出,董某并非无偿搭乘。
另外,捐款者的目的是帮助患者,而非减轻侵权人的责任;对王某提出的适用“填平原则”扣减,其责任的抗辩不予支持。
因王某为该车在保险公司投保了车上人员责任险,每个座位限额10000元,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扣除保险公司应当向董某赔偿的10000元。
霍城县法院一审判决王某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董某赔偿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完全护理依赖费用、精神抚慰金等各项损失172.69万元。
类似本案中这样,让同事朋友顺路搭便车的情况,平时生活中应该不陌生,上下班途中、逛街、旅行等……
生活中,谁还没搭过便车呢?不过万一搭便车的过程中发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这责任应该怎么划分呢?好心搭载的司机是否要担责呢?我们再看下面这个案例。
好心载朋友游玩,出车祸被索赔85万
被告黄先生驾驶一辆七人座的商务车载着其他六名朋友游玩聚餐。一处没有信号灯控制的十字路口发生交通事故。事故后果很严重,黄先生车上二死四伤,死者之一就是原告的父亲徐先生认定黄先生在没有信号灯路口转弯没有避让直行车辆,负事故的主要责任,把黄先生告上了法院,索赔85万。
对于徐先生家属的索赔,黄先生表示认可,但是他认为他出于好意,搭载朋友出游的行为,是属于民法典好意同乘的范畴,希望法庭予以考虑。
经过崇明法院合议庭讨论,鉴于黄某好意同乘的行为,结合本案实际情况,酌情减少黄某五万元赔偿款。法庭做出了一审判决,被告黄某赔偿原告徐某死亡赔偿金644828元。

此类案件应按照各方当事人的过错划分责任,好意同乘可以作为减轻驾驶人赔偿责任的一个因素,但并不能完全免除驾驶人的赔偿责任。
所以不管你是搭乘朋友的车或者朋友搭乘你的车,这二个真相你必须要知道。
“好意同乘”民法典有规定
“好意同乘”是一种善意施惠、助人为乐的行为,符合友善、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法典》制定前,尚无关于“好意同乘”的明确法律规范。《民法典》首次对“好意同乘”做出了明确规定,如果搭顺风车途中遭遇交通事故,造成同乘人员受伤或死亡,责任分划定分两种情况:
①搭乘人免费搭乘,车主在有违章等过错情形下,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②搭乘人付费搭乘,视为车主有营业目的,应对搭乘人的人身及财产损失承担法律责任。
《民法典》明确了“好意同乘”的法律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条规定: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值得注意的是,好意人无营利目的,但乘车人以主动负担部分油费或者过路费的,系出于情谊的维护,并非是支付对价的意思,应当认定为“无偿”的范围;虽然“好意同乘”的“减责”规定可以减出美德,但不能以减损乘车人的权利作为代价。
若驾驶人的行为具有侵权的故意或过失,则不能仅以好意同乘作为减责事由。比如,好意驾驶人违反一般安全注意义务,或存在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严重行为,就不能减轻其责任。
在好意施惠,互帮互助的同时,建议车辆驾驶员应当谨慎驾驶、确保安全出行,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搭乘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搭乘人要有足够的安全意识,要自觉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尽量将交通事故对个人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没有驾乘险的车最好不要搭乘
作为搭乘人的乘客来说,应对开车上路的风险有足够认知,一旦接受搭乘,在车辆行驶中,自身的安全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驾驶员的驾驶水平,所以自身也要做好风险评估才是。买车险的时候,有一个所谓的“座位险”,即车上人员责任险,就是保车上人伤亡的。
一般来说,传统的“座位险”是按照座位收钱,但是每个座位的保额不高,一般是2万或者5万,所以即便你买车险的时候,加了这项保障,遇到大事故也不够用。
现在很多保险公司在你续保车险的时候,会推荐专门的驾乘险,比传统的座位险保费贵,但是保额也高。
驾乘人员意外险就是针对车上的驾驶员和乘客负责,发生意外情况时,对司机和乘客进行赔偿。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投保了驾乘险,可以将事故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我们无法预测意外的到来,唯有防范风险,保险保的不单是你自己,更多的是你的家庭,当意外来临时,能给予你和家人最大经济上的帮助,不至于手足无措,人财两空。.
评论列表